嘉義縣中埔鄉和睦村中華路700號
Tel: 05-2391197 FAX:05-2301668 上班時間:AM06:00~PM12:00
E-mail: teninveg@tenin.com.tw
共執行 51 個查詢,用時 0.046573 秒,在線 32 人,Gzip 已禁用,佔用內存 5.149 MB
吃素培養慈悲心 傳導尊重生命意涵
前 言
素食已不再祇是宗教信仰的選擇,也是現代人養生的飲食,不久前市面上卻發現「黑心素食』,沒有良心的廠商,為了生意和口感,把葷食混入素食食材中,引起軒然大波,一時素食話題又浮現,福報關懷專題今天起推出三篇「素素平 安』系列,告訴您如何吃出健康,吃得平安。
眾多素食餐飲業者,在呈現菜色時,將食材與口感都製作得與葷食極為相似,「素火腿、素鮑魚、素龍蝦、素生魚片」等充斥;日前消費者保護團體舉發坊間素食食材含有動物成份,引起約兩百萬素食人口恐慌,「茹素」的定義再度被拿來討論。
佛光山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表示,佛教早期在印度下強調吃素,因為出家人托缽乞食,信徒供養什麼食物就吃什麼,直到佛教傳到中國後,南北朝的梁武帝認為,佛教徒應該要慈悲為懷,下宜殺生,吃葷食會斷了大悲種,才開始出家人與佛教徒茹素的風氣。因此,吃素的真諦是為培養人們慈悲之心與柔和性格,進一步促進世界祥和。
對於坊間有素食餐飲業者將素食製作得跟葷食極為相似,慧傳法師指出:「真正吃素的佛教徒是不吃這類的素食。就佛教對素食精神的闡述可以得知,吃素是為培養慈悲心,吃與葷食口感或模樣極為相近的素食,是違背佛教茹素的真諦。」
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總幹事蕭家振表示,一貫道認為吃素可培育慈悲心,與佛教的理念相同,而每個生命都有他的靈性,均應尊重。
私立輔仁大學宗教系副教授莊宏誼指出,道教的觀念認為,葷食是個常態,任何生物都不可能脫離其他生命而存在,葷食是世界循環的一部份。
但道教徒在從事法會等大型宗教儀式時,必須以齋戒、沐浴、靜坐來潔淨身心,藉此表示對神明的敬意。
莊宏誼表示,為潔淨身心而行齋戒的道教徒,也只吃純植物的素菜,「若吃擬葷食的素食不就是起了吃葷的心念嗎?」不過,素食糕餅製造商高能賢表示,在民間傳統中,祭拜祖先習慣準備很豐盛的牲禮,素食者若以素食製的牲禮進行祭祀,不僅保留了傳統,又不違背殺生的規定,是兩相兼顧。
喬園素菜餐廳協理朱琍琍則指出,對素食餐飲業者而言,如何推廣健康素食才是最重要的,餐廳除了為純素食者提供一般的天然素料外,製作一些擬葷食的素 食料理,可吸引一些以往只吃葷食的客人,打破他們對素食的刻版印象,跨出吃素的第一步,並達到推廣素食的目的。慧傳法師表示,除了民間祭祀傳統外,剛開始吃素的佛教徒的確比較容易將擬葷食的素食當作是葷食替代品,不過這可能是過渡時期,最終應該要避免,才符合佛教關懷眾生、慈悲為懷的茹素意(本報記者曹麗蕙)
資料取至於 人間福報 素素平安系列(93/7/22)